近几年来,在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正确领导下,在市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全市广播电视系统扎实推进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006年至2007年间,全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0%,比2005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实现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构建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2005年以前,我市农村大部分地区收看电视主要采用无线接收的方式,大部分农村可以收看到5~6套无线电视节目,包括中央一套、中央二套、省一套、厦视一套、厦视二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市沿海农村与金门隔海相望,只要立一根简单的U波段天线,即可接收到金门转播发射的4套清晰的台湾电视节目。长期受台湾电视的影响,一部分村民思想上出现偏差,给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由于农村村民居住分散,建设有线电视资金投入大,运行维护费用高,截至2005年底,我市农村大部分地区还看不到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仅27.4%,尤其是翔安区的110个行政村,有线电视入户数仅5670户,入户率仅为7.9%,多数村民要求收看多套清晰的有线电视节目的愿望强烈。2004年市长专线电话开通后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翔安区村民投诉看不到有线电视的问题,农村广播电视收听收看难也成为多年来我市人大、政协两会的热点话题。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针对新的形势,作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村要采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构建好广大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而建设好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反复学习领会中央精神和市委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部署,我们认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厦门,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村看电视听广播的问题,再难也得做。为此,我们专门研究措施,推进我市城乡广播电视的协调发展,构建好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二、用超常的措施、超强的力度,扎实推进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2005年起,我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和“技术先进,传输安全,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认真谋划论证,稳步推进,强化管理,保证质量,实现农村有线电视入户连续两年跨越式发展。在2005、2006两年时间里,全市共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75218户,是前十年发展总数的1.5倍,入户率也由2004年底的27.4%提高到70%, 有线电视已基本覆盖全市行政村。在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边远山区,为2861户村民安装卫星接收设备,解决了边远山区村民收看电视的问题。目前,已基本上解决了我市农村村民收看电视问题,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充分发挥了广播电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大事,市领导对我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专题研究部署和推动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对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起了关键作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何立峰同志两次到宣教系统调研时,对我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提出要求,要求村村通工程要有一个期限,再难也要做起来,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农村有线电视覆盖率,并要求广电局抓落实,确保村村通工作取得实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市委常委、副市长詹沧洲,副市长郭振家以及市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林聪明等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市广电局汇报工作,并及时给予指导,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两年来,在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中,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财政局、市广电局通力协作,各区真抓实干,上下一心,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厦门广电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改革后,广电局把更多精力放在关乎全市百姓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大事上,始终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全局的一项大事要事来抓,认真科学谋划,规范管理,多方协调,积极推动,形成一套比较好的机制和办法,重点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1.深入调研论证。市广电局2004年已将厦门村村通工作调研作为全局一项重要工作,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偏远山区调研,深入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经过半年的调研论证,提出了解决厦门农村看电视难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由于调研深入准确,谋划科学细致,提出的办法切实可行,为大力推进村村通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多方筹措资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由政府主导。市、区两级政府把村村通工作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及时解决村村通配套资金,市委宣传部在每年文化建设基金中优先安排村村通建设项目。2005~2006两年,全市共投入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资金3931.3万元,其中市、区两级共投入资金3179.3万元(市级配套资金2010.3万元、各区配套资金1169万元),用户自筹752万元。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确保了我市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
3.严格落实责任。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目标,市广电局及时制定村村通工作方案,并将任务分解下达,明确完成时限、质量和工作职责。为推进我市村村通工作任务的完成,市广电局每年都与同安、集美、海沧、翔安四区政府签定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任务和责任,做到责任到部门、责任到单位、责任到项目、责任到人,确保有人负责、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4.减轻农民负担。为了让农民早日看到有线电视,看得起有线电视,市政府专门出台优惠政策,按“三个一点”的办法进行入户补贴, 即农村有线电视新入户的建设安装费由市级财政补助100元、区级财政补助100元、用户自付100元。市区广电部门从大局出发,在物价局核定的建设安装费收费标准的基础上,每户下调100元,从自身的财力进行贴补,减轻农民经济负担;同时对农村五保户实行免费入户安装,对低保户实行建设费减半入户和免收一年收视费的政策。
5.加强监督管理。一是加强资金管理。为了保证村村通资金使用的安全高效,由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广电局联合制定《关于加强我市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的通知》,加强了对村村通入户补助资金及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二是确保工程质量。广电部门坚持按照国家有线电视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安排,精心组织,认真施工。市广电局严格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三是加强农村个体卫星接收管理。市广电局认真执行国家广电总局颁布的卫星电视接收管理规定,建立农村个体卫星接收用户档案,发放卫星接收许可证,制定了详细的卫星接收管理办法,既解决了农民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又确保了监督管理工作到位。
三、总结经验、持之以恒,不断完善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我市下一步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努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无线覆盖工作:一是摸清底细。对我市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收测,重点了解农村偏远山区无线覆盖情况,并针对无线覆盖盲区着手研究制定方案。二是加大投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精神,争取中央、省财政对厦门转播的中央、省无线广播电视节目设备的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经费的补助,落实我市无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农村盲区的各项经费。三是调整节目。根据上级要求适时做好我市转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无线节目调整为转播中央第七套节目的工作,满足农民群众对农业电视节目的需求。四是加强覆盖。对无线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盲区的偏远山区,考虑采取小功率补点的方法,提高无线广播电视信号覆盖面。
2.提高农村入户率。继续对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建设费实施优惠政策,继续实行“三个一点”的入户补贴政策,加强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工作的协调、指导,以超常的工作力度,全力推进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实现2007年我市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
3.加强监督管理。继续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专款专用的监督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做好工程项目前期财政预算审核、跟踪和项目完成的审计。继续实施工程项目、设备、材料招投标,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把好设备采购、施工质量和工程验收“三关”,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农民收看电视质量,让农民群众满意。
4.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关键是确保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要进一步健全维护管理保障体系,落实运行维护资金保障,建立和完善长效服务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