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汪毅夫等领导在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福建省广播电视局 时间:2009-12-09 20:37

 

     【按】经省政府同意, 3月 23日 ,省广电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在福州召开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副省长汪毅夫出席会议并向被评为村村通工作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单位、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汪毅夫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广电局局长翁星,省发改委副主任余军,省财政厅副厅长陈青文在会上对我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进行了部署。现将汪副省长的重要讲话和省级三个部门负责同志的发言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大力推进新时期村村通工作

为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在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汪  毅  夫

2007年 3月 23日

 

同志们:

这次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总结表彰前一阶段的村村通工作,对“十一五”时期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进行动员部署。这次会议很重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国忠同志高度重视这次会议,亲自到会指导,各设区市政府分管领导也参加了会议。自上一轮村村通实施以来,在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了1979个50户以上自然村和469个返盲行政村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全省村村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也涌现出了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代表省政府向上一轮村村通工作中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多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致力于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陈至立等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中央领导强调要把村村通作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件大事,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以超强力度、超常措施强力推进,抓实抓好。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去年10月16日的全国新时期村村通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大力推进村村通工作,把广播电视送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对于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了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会前,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广电局、发改委、财政厅三个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会儿,翁星局长将作具体工作部署,省发改委、财政厅负责同志还要作会议发言。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

大力推进村村通工程,把广播电视送到农村千家万户,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扎实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确保村村通工作的持续、提升、运作和实效。要从坚持发展为民,更多关心人民群众具体困难,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省还有相当部分的偏远贫困山区群众至今还听不到、看不到或听不好、看不好广播电视节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以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态度来保障新时期村村通工程的实施。省政府决定新一轮“村村通”工作今年启动建设,优先解决无线覆盖建设,即高山发射台改造工作,完成中央台三套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计划,同时着力抓好盲村的建设。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中央的有关要求,真正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考核内容,确保村村通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落实责任是完成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关键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由政府主导投入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考虑到我省各级财政的现状,省政府决定,省级部分由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四年共安排9200万元用于全省新一轮村村通建设,主要补助转移支付县和经济欠发达的困难县,省财政每年再安排400万元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除省级补助外,还需由各设区市政府筹集解决资金补助问题。要用好用活中央和省在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中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这项工作中,政府的责任要分解下去,就是要求广电、发改、财政三个部门切实履行各自责任。省里已经成立由省广电局为牵头单位,发改委、财政厅负责人参加的省“村村通”厅际协调小组,为主协调落实省级资金的筹集和管理问题。各设区市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协调机构,负责资金筹集和工作任务落实。县级政府是责任单位,要抓好具体组织实施。要确保责任层层分解到位,顺利完成村村通工作。

三、建立长效机制是新时期村村通取得实效的基础

实施新时期村村通工程,要坚决遏制“返盲”现象发生,要通过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确保时时通、长期通。要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各级广电部门要完善运行维护机制。要科学制定技术方案,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使村村通设备、高山发射台设备的维护更为简便,特别要保证偏远山区和高山发射台站的维修力量,进一步提高村村通运行质量。

同志们,新时期村村通工作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以高昂的精神和积极有为的态度,全力完成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各项任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践行使命     迎难而上

全力完成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任务

——在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翁  星

2007年 3月 23日

 

同志们:

经省政府批准,今天,省广电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文),对上一轮村村通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先进,动员和部署新时期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首先,我代表省广电局党组,向长期以来对村村通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省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全省50户以上村村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崇高的敬意!

省领导对做好村村通工作高度重视。2004年初,卢展工书记到省广电局调研时就强调要做好村村通工作。汪毅夫副省长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今天亲自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刚才,省发改委、省财政厅领导专门强调了相关工作,对如何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发改、财政、广电互相配合,各负其责,全力推进,务求实效,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结合50户以上村村通工作的总结,着重就做好我省“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做一个发言。

一、上一轮村村通工作的简要总结

加大农村地区的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历来是广播电视工作的重点。1996年我省实施了广播电视“百乡千村”覆盖工程,1997年实施了“农村扶贫开发与小康建设”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1998、1999年我省实施通电行政村的村村通工程,共完成了2284个行政村的村村通建设,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并在我省召开了全国村村通工作现场会议。2000年至2002年完成了1200个80户以上自然村和部分5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作。根据上级部署,2004年、2005年我省实施了5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据统计,我省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8年的92.53%和94.84%提高到2006年的96.99%和98.13%。可以说,通过努力,解决了我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听广播难和看电视难的问题。这项工作,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在上一轮“村村通”工作中,省级补助1760万元,市级配套2210.5万元,县级配套2340.5万元,市县广电部门自筹1493万元,另外加上乡镇和群众集资,全省累计投入8298万元,完成了1979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和469个返盲行政村的建设任务,绝大部分的村能看到8套以上的电视节目,超出了国家规定的“4+2”标准。我省先后两次在全国召开的村村通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该项任务在2005年底已经基本完成,2006年上半年完成了省级验收,并已将名单在福建日报和我局互联网站上公布。

总结回顾前一阶段的村村通工作,我们取得的成绩首先要归功于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归功于各级发改、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各级广电部门的共同努力。主要的体会有以下五个方面。

体会之一,做好村村通工作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村村通工作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工作,是靠党委政府领导下、推动下才能完成的公益性事业。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省广电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参加的省村村通厅际协调小组,统一协调、促进、监督全省的村村通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村村通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指定分管领导负责,形成了广电、发改、财政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福州市、漳州市和部分县(市)还将这项工作列为当地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

体会之二,做好村村通工作要依靠各级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村村通工作是一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社会事业建设项目,各级发改、财政等部门积极会同广电部门制定方案、筹措资金,扶持补助村村通工程建设,保障了工程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漳州市财政安排了388万元资金,福州市财政安排了258万元,泉州市财政安排200万元,为当地的村村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厦门市各有关部门联合投入2500万元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网,使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从27%提高到70%,并于去年底率先完成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

体会之三,做好村村通工作要依靠各级广电部门的艰苦努力。村村通工作的一个特点是要求越来越高、工作越深入难度越大。在上一轮村村通工作中,从调查核对盲村数量、根据地理特点制定技术方案,到相关设备的采购、调试、开通等具体的实施工作,以及建设后的运行维护等工作,省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会议进行传达部署、专题研究、经验推广,明确省市县三级广电部门职责分工,层层签订责任状,各级广电部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顺利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县乡广播电视部门的同志,以对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风雨无阻、翻山越岭、披荆斩棘、风餐露宿,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心血。

体会之四,做好村村通工作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方式。在实施上一轮村村通工作中,三明市广电局率先进行无线数字覆盖实验,还带出了一支有力的技术队伍。省局专门在宁化县召开了现场会议予以推广。此后,漳州、龙岩等地先后采用无线数字技术,在市级统一设置数字前端和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原有的微波电路资源,既较好解决了当地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问题,丰富了节目套数,又便于维护,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云霄县使用共用天线系统(村锅),实践证明这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模式。

体会之五,做好村村通工作要依靠良好的工作体制。1998年我省实施了县乡广播电视垂直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对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建立村村通长效运营维护机制的基础。县、乡广电部门积极探索有效的运行维护办法,保证了建设后的运行维护工作,保证了服务质量,为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积累了经验。

在看到我省村村通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存在的差距:一是还有相当部分20户以上的自然村听不到、看不到和听不好、看不好广播电视节目;二是现有无线覆盖水平还较低,不能很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基本权益;三是长效的服务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克服返盲现象的任务还很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国家广电总局的要求,这些问题必须在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建设和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中得到解决。

二、深入理解和把握新一轮村村通工作的新内涵、新要求

落实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有着新的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地位重要、责任明确、务求长效。

一是地位重要。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部署,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做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不同于以往的只由部门来落实和推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5〕27号文)和《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都把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列为重要的内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温家宝总理都特别强调要“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6〕79号文)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要求。经国务院领导同意, 2006年 10月 16日 ,广电总局、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召开全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了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建设文化强省纲要、“十一五”时期我省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也都对此项工作作了部署。

根据中央部署,省委、省政府把村村通工作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作为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今年的任务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我们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项工作,切实落实责任,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二是责任明确。村村通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题中之义,不同于以往的仅仅解决盲村建设的单项要求。国务院79号文件明确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县为单位组织实施,建设任务十分明确。①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任务;②建设无线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改造高山发射台站;③完成已建的村村通卫星接收前端“模改数工程”;④建立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视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在资金落实方面也十分明确:①村村通和“模改数”建设资金由省、市两级负责;②转播中央台的节目由中央负责,省、市、县三级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高山发射台站改造和运行维护资金;③“村村通”运行维护经费由省、市两级分别承担。

三是务求长效。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特别强调了建立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县、乡广电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不同于以往的阶段性工作安排和主要依靠广电部门负责的机制。在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广电部门突出了包括村村通工作在内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监管体系等内容,标志着广电行政部门职能的加强和转变。去年,国办发79号文件专门强调,要“加强县、乡(镇)广播电视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明确了县、乡广电机构作用和工作目标,明确了这是一项重在长效的工程。

上述三个方面是我们理解村村通任务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以践行使命的责任感把这项工作做好。

三、细化分解层级和部门责任,着力完成重点任务

经汇总各设区市的核查任务数,经过认真测算,省广电局拟出了我省这一轮村村通的具体任务和资金分摊比例、补助原则等意见,经会商省发改委和财政厅后,在省政府办公厅组织的协调会上通过。具体任务有以下四个重点:

1.三年内要完成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建设任务。这一轮村村通,全省要完成9732个20户以上自然村和83个新通电行政村的任务,共计9815个村、41.6万户。这里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根据抽样调查统计得出我省的建设任务数是2万多个,经省政府同意,先按我们上报的9815个自然村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待国家发改委正式下达我省任务后,再组织全省进行核实,提出衔接的意见,向省政府报告。

这轮的村村通建设任务计划集中三年时间完成。2006年主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07年完成3000个,2008年7月前完成5000个,2009年完成1815个,2010年进行扫尾和验收。根据广电总局最新通知,2007年优先安排无线覆盖工作。所以今年任务很艰巨,要两线作战,各地要统筹安排,确保无线覆盖和3000个村村村通的任务同时完成。

2.三年内完成三百五十多部发射机改造任务。据统计,2006年我省有线电视用户447.39万户,入户率55%左右,仍有近一半的群众通过无线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全省现有市县管理的广播电视高山传输发射台站80座,其中县级62座,市级18座,主要承担传输和转播中央、省、设区市和县(市)四级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的任务。国家广电总局在去年底召开的无线覆盖会议上提出,广播电视服务分为三类,其中无线覆盖作为政府提供的免费公共服务内容。根据广电总局的安排,先进行负责中央台第一套广播、电视和第七套电视节目的广播电视发射台站改造,资金由中央负责。2006年已开始实施更新改造7个发射台13部调频、电视发射机的工作,资金投入1000万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将完成;2007年第一阶段需更新改造41个高山台106部调频、电视发射机,资金投入预计4800万元,第二阶段计划再更新改造10个高山发射台21部调频、电视发射机,资金投入1217万元左右。经研究,我省在进行中央台无线广播电视节目发射台更新改造的同时,为负责省、市第一套广播、电视节目和县级广播节目的发射台站的更新改造做好衔接准备工作。总的思路是能衔接的都要衔接,能一次设计、一次投入的都要统筹考虑,尽可能减少重复投资、重复施工。为确保无线广播电视节目的“三满”播出,提高播出传输质量,中央电台电视台拟在十七大召开前实现对设区市以上节目的实时监测,我省也将由省广电监测中心建设相应的技术监测系统,并为设区市发射台配备相应的监测仪器。

3.今年完成卫星接收机的“模改数”工作。据统计,1999年至2003年我省实施的村村通工程,大约有2780个村采用模拟卫星接收方式的小前端。根据广电总局计划,今年7月前可能关闭模拟卫星转发器。按照这一技术转变的要求,已建的村村通使用的模拟卫星接收机必须更换为数字卫星接收机。

除中央台发射机改造的具体任务外,我局已根据全国频率规划方案总表(福建省部分)的频率规划,结合我省现有高山台站基本情况,在征求各级广电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全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频率规划。初步规划,省第一套广播调频发射机要更新12部、新增24部,省第一套电视节目发射机要更新12部、新增27部;市第一套电视节目发射机要新增35部,市第一套广播调频发射机要更新改造44部;县级广播发射机要更新改造58部。资金投入预算6200万元,改造工作计划与村村通建设工程同步安排,分三年完成(2007—2009年),2010年进行扫尾和验收。

要完成上述的任务,一是时间紧迫,大量工作要集中在三年内完成;二是资金量大,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公共财政对广电公益性事业的投入;三是任务艰巨,工作范围既有新项目,又包括历年的已建项目。这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细化层级与部门责任,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实,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完成任务。

四、立足实际,着眼长效,抓紧做好当前工作

2006年,我们就规划方案、完善协调机制、建立长效工作体制等方面进行落实,为今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部分市、县已在去年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任务,全省今年将全面启动新时期村村通工作。各级广电部门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调研,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根据国办发79号文关于坚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可行,保证长效”的原则,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技术方案仍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并报省广电局备案。我省村村通技术方案的总体要求是:

1.返盲的行政村、新通电的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除了采用有线联网外,主要采用“村锅”方式。

2.考虑到已有5个设区市已经采用无线数字电视覆盖(MUDS)方式,各地可因地制宜继续延伸,但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报批,正确使用频率和功率,以免与无线覆盖工程互为干扰。同时,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强制性标准已颁布,并将于 2007年 8月 1日 开始实行,各地应逐步调整改造为符合国家标准的无线数字电视系统。

3.对已建村村通“模改数”小前端,建议全部改造为“村锅”形式,接收今年10月前开通的直播卫星信号。

4.无线高山发射台站改造逐一制定方案,按广电总局批复方案执行。

(二)加强协调,按进度解决资金问题

各级广电部门要制定好工作进度和资金安排计划,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主动协调落实经费问题。

1.根据中央要求,新一轮村村通工程建设资金由省市两级政府负责解决。按照去年各地上报的统计数,全省共有9815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根据我省的实际,省级负责有“村村通”任务的转移支付县和经济较困难县(市、区)的建设资金,四年省发改、财政共支持建设资金9200万元,其余县由所在设区市负责解决。

2.高山发射台改造项目的资金,按照中央、省、市、县分别负责解决转播本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的政策,省政府确定由省广电集团负责省级台两套节目无线覆盖改造建设经费,约3725.46万元。经初步测算,设区市和县分别承担本级覆盖改造建设经费1622.16万元和705.24万元。

3.运行维护经费是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根据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要求和分级负责资金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个部分:

⑴“村村通”设备的运行维护经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已建部分的运行维护经费。全省1999年到2005年共完成的5463个村中,对已经采用有线联网和个体卫星接收天线系统的1482个村暂不考虑补助,对采用无线数字覆盖的1351个村和采用卫星接收小前端(村锅)的2780个村,共计4131个村给予适当补助。二是新建的20户以上自然村运行维护经费。主要是对采用“村锅”和无线覆盖形式的村给予适当补助,经费安排方面,省财政已安排每年补助400万元,主要用于电费补助,不足部分由各地承担。

⑵省、市、县级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经费。据测算,省级两套广播电视节目的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经费从2007年起计算至2010年共为1873.96万元,省政府确定由省级负责筹集。设区市两套广播电视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经费为1252.22万元,由各设区市财政解决。县级一套广播无线覆盖运行维护经费为198.58万元,由各县财政解决。

上述两项的运行维护经费的数额,均按总局确定的标准执行。

(三)强化县、乡广电机构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长效机制

1.要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三级广电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工。省广电局将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做好传达部署、规划协调、督促验收等工作;设区市广电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下,及时传达、汇总、报告工作,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协调和相应的督促工作;县级广电部门是一线的执行和责任单位,为主负责当地方案制定、组织实施和运行维护工作体制的健全完善。

2.要发挥我省县乡广播电视垂直管理的体制优势,加强县、乡(镇)广播电视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以县为中心、乡镇广播电视站为基础、面向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具体讲,县级广电部门要建立广电公共服务中心,履行辖区内广电公益性覆盖建设和维护职责,乡镇广电站都要有相应的维修队,加强人员的培训和教育,确保村村通和无线高山台站的维护力量,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确保提供及时、长期、高质量的服务,确保村村通长期通,确保无线覆盖“三满播出”,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广电服务。

 

同志们,在光荣的使命和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一定要振奋精神,积极有为,以实际的行动和更好的成效,为“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提高认识      扎实工作 

强力推进“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在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余   军

( 2007 年3 月23 日 )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召开的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是总结前一阶段我省“村村通”建设成果,部署“十一五”工作的重要会议。省领导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唐部长、汪副省长亲自到会,并做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会议还表彰了一批“村村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谨代表省发改委,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村村通”工程自1998年开始建设以来,全省发展改革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广电、财政等有关部门紧密协作,积极工作,为这项重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下面,我就发展改革部门如何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提高认识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实施“村村通”工程,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素质,有利于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开阔致富思路,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推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我省“村村通”工程实施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近十年的努力,使全省已通电行政村、50户以上自然村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解决了许多农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得民心。

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新时期“村村通”工程十分重视,李长春同志明确指出,这是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要采取超强措施,超常手段,加快推进。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在《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文化强省建设纲要》和《福建省“十一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等重要文件中都强调了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将“村村通”工程列入“十一五”全省公共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和今年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提高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来,按照“四个重在”的要求,继续努力,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二、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有一系列有利因素。一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扎实推进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并出台五年建设纲要,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和农村文化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村村通”工程提供了良好契机;二是全省经济实力明显增加,为推进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该工程深得民心,深受农民欢迎,进一步推进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四是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我省“村村通”工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地进一步推进的措施和办法将更富有成效。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村村通”工作的困难。一是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更差、任务更重。由于我省山地多,海岛多,20户以上自然村农户分布更加分散、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地理位置更偏僻、交通更为不便,建设施工和设备养护维修的难度更大。二是工程建设资金需求量更大。“十一五”期间“村村通”工程建设盲点总数达9815个,是此前实施的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总和的两倍。初步估算,要完成这项工程建设任务需要投入3.56亿元。三是农民对广播电视的要求更高,希望能看到更多、更好的频道和节目。因此,我们面临的新的建设任务将更加艰巨,大家要有充分认识,迎难而上,务求圆满完成任务。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我省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在新时期“村村通”工程建设上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要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建设方案要立足于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也就是各地区所有纳入建设规划的“盲村”都能够按要求实现“村村通”目标。一定要从真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采用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技术手段。目前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较多,我们一定要选择最富有成效、老百姓负担最小、后期运行维护管理最简单的方案。

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能否完成、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建设资金能否落实。实施“村村通”工程,国家主要投资补助中部地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西部地区的村村通工程,我省由省、市、县三级政府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统筹解决。省发改委将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安排专项投资用于“村村通”工程建设。各地也一定要将此工程作为“十一五”期间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资金安排计划,加大投入,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三是要加强管理。为降低成本,确保质量,省广电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将对大宗、统一的设备实行集中招标,通过招标形式,统一订购设备,然后将设备配置到各规划建设盲点。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保证专款专用,坚决杜绝擅自改变资金用途等违规做法,并做好验收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四是要加强部门协作。广播电视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同时要主动与广电、财政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好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共同做好工作。

 

同志们,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关注,广大农民群众寄予厚望。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强力推进“十一五”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做出新的贡献!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

支持做好新时期村村通工作

——在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陈 青文

2007年 3月 23日

 

同志们:

今天省广电局、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和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结合财政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确保村村通工程顺利实施

为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从1996年开始,我省加强了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作。对财政部门来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国家财政支持的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是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几年来,各级财政部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财政支持村村通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落到实处,顺利完成了“十五”时期我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

在实施村村通工程过程中,省级财政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加大对“村村通”的经费投入力度,为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供切实的经费保障。二是省级财政带头增加投入。在上一轮“村村通”工作中,省财政厅累计下达“村村通”专项经费800万元,并要求用款单位专款专用,加强管理与监督。三是积极配合省广电局和省发改委做好“村村通”工作的部署、实施和验收。

二、加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新时期村村通工程

进一步推进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这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创新财政支农方式,让公共财政阳光照耀广大农村的具体措施,对于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各级财政部门要树立大局和服务意识、讲沟通、讲协调,把工作做实、做好。这里,我再强调几点:

第一,要高度重视新时期村村通工作。实施新时期村村通工程,覆盖范围更广,资金需求更大,工作要求更高。各级财政部门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迅速将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把大力支持新时期村村通工程,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积极与广电、发改等部门沟通协作,密切跟踪新情况并及时解决新问题,结合当前党和政府以及财政部门的中心任务,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关于新时期村村通工程中各级财政的经费负担原则,在我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实施意见》有明确要求。根据省政府的要求,省财政2007-2010年安排建设资金4900万元,平均每年安排1225万元。另外,省财政每年还将安排运行维护经费400万元。省财政承担的资金将在年度预算中予以安排(今年省级财政承担的资金已在省广电局部门预算中安排),市县财政配套的资金能否及时足额到位,将直接关系到村村通工程的进度和实施效果。各市县财政要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确定的经费分担机制,调整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将分年度所需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第三,切实加强管理,构建经费投入长效运行机制。对村村通专项资金的安排和使用,要按照李长春同志提出的“不养人,不买车,不建办公楼”的要求,一手抓投入,一手抓管理。财政部门要与其他部门一道,了解工程进度,严格进行年度考核,切实加强和改进经费管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省财政厅将会同省广电局、省发改委出台《福建省广播电视村村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专项资金的开支范围、支出标准、资金的审批和拨付程序等。各级财政部门应根据该办法,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具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村村通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同时,要着力构建经费投入长效运行机制和检查机制,确保新一轮村村通工程的顺利开展。

同志们,推进新一轮村村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村村通工作作为新形势下财政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突破口”,为推动海峡西岸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