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年来,南安市融媒体中心践行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大胆突破、稳妥推进,始终坚持“主责主业守正,形式形态创新”,围绕民生新闻类做文章,通过多样性、互动性和高时效性等特点,结合融合生产传播改版尝试,满足受众需求,增强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联度和互动性,提升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1创新实践
(一)建立一贯制选题策划。
(二)构建多边形生产机制。
锤炼“编导+N”组合模式,以培养编导型记者为核心组建采编团队,打破科室划分与固定组合,文字、图片、摄影记者依创意优劣自由组队生产,同时组建精品策划创作、直播基地经营和重大主题策划、民生专题策划等四个专班,跨部门搭建7个专业工作室,执行创作涵盖图文、音视频、直播等全媒体产品,在不同平台形成合力,成效显著。《“致敬寒冬守夜人”系列报道》《夺冠之路》等作品连续4年获得福建新闻奖一等奖。
(三)打造全覆盖传播体系。
做大传播生态圈,依托形式多样化的产品,对内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新媒体等自有平台,及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大型平台的账户分发;对外依托南安市“1+26+N”微媒体矩阵同步推广,增强用户互动、讨论和传播;同时积极向上级主流媒体供稿,实现传播全覆盖。近五年来,累计发布民生新闻1万多篇(条),单篇(条)超100万阅读量的作品达100多条,其中《南安人人想成功》系列短视频获得全平台超2500万播放量,荣获2023年度福建广播电视艺术奖三等奖。

2总结经验
南安市融媒体中心民生新闻的生产传播取得显著成效,中心连续四届荣获福建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工程评比30强,位列全省第八;荣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2023年度全省融媒体新闻协作先进集体”。
(一)联动策划,激发活力。
通过将策划延伸至一线,文案创意、形式创新等尝试,让“策划是新闻生产的灵魂”照进现实,民生新闻贴近群众更加生动直观,《迎春晖 非遗庆元宵》《平安!南安11岁男孩已找到!感谢大家的极力帮助》等一系列精品深受欢迎。
(二)坚守本土,展现风采。
聚焦本土文化,通过策划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和活动,展现美食文化、乡村振兴、农村基层治理等地方风采,既解决群众文化需求,又传递政府声音,《走村入户》《探吃南安》等专栏相关阅读量皆远高于其他类型新闻。
(三)精准传播,触达分众。
针对微博、微信、抖音、新华社、央视频等不同平台受众群体的差异性,多样化、定制化生产,实现推送内容精准化,提高传播效率和影响力。
3展望未来
南安市融媒体中心将继续以民生新闻变革创新为支点,继续勇探索,出实招,打造精品内容和爆款产品。一是创新引领,突破民生新闻报道边界。拓宽视角,把宏大叙事落细落小落实,以生动、直观、形象的报道形式展现新颖、独特、吸引人的新闻点。二是务实为本,展现民生新闻报道深度。贴近群众,真实反映民生问题和群众需求,培育“多边形”采编团队,正确引导剖析社会热点和民生亮点。三是拓展平台,扩大民生新闻报道传播。优化不同平台的传播策略,拓展新兴业态的传播渠道,提升民生新闻的社会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